NTPM是生产与销售消费产品的公司,主要生产的是纸类产品。产品种类包括面纸巾、厕纸、厨房纸巾、卫生棉、婴儿尿片、环保纸张、信封等。
欲进一步了解NTPM,请按: NTPM(启顺造纸业)Holdings BerhadNTPM Fundamental Data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分享锦集:怎样跟进企业进展●冷眼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股份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和资产,叫投资。
投资的成败,决定于公司的成败,不是决定于股市的起落。
只要公司盈利越来越高,你的股份就会越来越值钱,你的财富也会与日俱增。
所以,买进股票之后,你应该关心的,是公司业务的进展,不是股价的起落。
投机非致富之道
股价的起落,只要每天放工后,看一看《南洋商报》的“股汇”版就足够了,不必分分钟打电话给你的股票经纪,询问股价起落。
如果你无时无刻都在担心你的股票会跌价的话,那么,你多数是投机者,不是投资者。投机者成功的少之又少,非致富之道。
如果你总是担心你所投资的公司会“烂”掉,使你的血汗钱泡汤,那么,你不是对你的公司(注意:买进股票之后,该公司就是你的,你是该公司的老板之一)了解不够透彻,就是你根本做了错误的投资。
如果你对你的公司没有信心,你就不会作长期投资,只要股价稍起,有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脱售惟恐不及,这种投资法,很难累积财富。
买卖取决于业绩
无法累积财富,就无法在退休时达到“财务自主”。
长期投资是“多长”?是不是永远不卖?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是食古不化。
股票投资的成败,既然是决定于公司的成败,那么,要投资多久,或是要退股还是要继续投资下去,决定于公司的业绩表现。
如果公司的盈利年年上升的话,你可以永远不卖。
如果公司的盈利时好时坏的话,那么你应该在公司盈利低时买进,公司盈利高时脱售。通常是根据股票的本益比作出决定。
所以,买进时最好作长期投资的打算,但是,假如公司的盈利表现,比你预期的差,而且短期内(1、2年内)不大可能有改善的话,最好当机立断,脱售你的股份,把你的资金投资于更有前途的公司。
所以,长期投资是多长,决定于公司的业绩及前途。
现代的商业社会,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个好的企业,往往经不起考验而没落。作为小股东,你没有必要坚持投资下去,蝉曳残声过别枝,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所以,你在买进股票之后,一定要贴身跟踪公司的业务进展。公司的一举一动,都要加以分析,看看对公司是有利还是不利。如果是不利的话,最好退股。保护你的资本,永远应该成为你投资的最重要条件。
应对年报分析透彻
怎样跟踪公司的进展?
第一,你必须养成习惯,每天进入股票交易所的网站http://www.bursamalaysia.com,阅读上市公司通过交易所发布的消息。对于你拥有股票的公司的消息,一定要细读,加以分析,以评估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从而决定应该保留或脱售你的股票。
年报和季报,尤应深读,从主席报告到账目,都要细读,切勿放过任何细节。
尤其是账目及其附注,更要深读,从数字中看清公司的真面目。
第二,一定要多读报纸和杂志,细读与你的公司和有关行业的报道和评论,然后进行思考,从中窥探公司的前景。
以上只是“基本功”。如果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就要多读股票研究公司的分析报告,以及任何与你的公司业务有关的资讯。
勿根据过时资讯做错决定
长期跟进是重要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有如河里的水,永远在流动,永远有波澜,一旦停止跟进,你的资讯就过时了,根据过时的资讯所作出的决定,出错的机会很高。
随手举一个例子,我在“吊机王辉高(FAVCO,7229,主板工业产品股)”一文中曾建议大家留意该公司的进展。这2天就有2项颇为重要的讯息:
第一项是昨天(6月25日)该公司与其母公司睦兴旺(MUHIBAH,5703,主板建筑股)同时宣布:辉高以澳币1500万元(4800万令吉),向睦兴旺收购在澳洲悉尼附近的吊机厂,辉高将以每股RM1,5181,发出31,678.743股新股以支付。此举对该公司有何意义?
第二项是辉高宣布取得3项总值7150万令吉的合约,为一家海外公司(FORM 700)建造塔型吊机(Tower Crane),为本地的新阳和广东的Cosco船厂各建一座岸外吊机。这3项合约需在今年杪及明年杪交货,预料将为辉高的盈利作出贡献。
第三项是英文财经日报最近专访该公司执行长,对该公司最新发展作了颇为深入的访谈。对了解该公司的业务很有帮助。
如果你是辉高的股东,或是想买进辉高的股票,你就一定要细读上述资讯。
亲访公司获第一手资料
公司访问,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好方法,但小股东很难做到。出席常年股东大会,是会见董事,提出问题的最好机会。但在出席之前,最好有所准备,提出有助于评估公司进展的问题,不要提出可以在年报、季报及公司文告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
请教董事关键问题
通常大会议程,只是虚应故事,不会透露太多有用的资料,会后用茶时间是向公司董事或委员询问的最佳时刻,董事经理、财务董事和执行董事常常比主席更了解公司的业务,因此是好的交流对象。
要记住可供询问的时间很短,所以不要询问细节,要问关键性,有助于衡量公司前景的问题。如果在出席之前,你已心里有数,知道你想找出什么资讯,你通常能如愿以偿。
要养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注意跟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有关的讯息,这样可以提高你对有关公司的认识。有很多时候,你可以从中得到投资的灵感,以此为起点,作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例如最近有一位股友到上市公司置地通用(L&G,3174,主板产业股)在甲洞斯里白沙罗的办事处,想买一间共管式公寓,他发现这项建在山上,叫FORESTA的计划,首期建928间,买家反应热烈,已售出数亿令吉的单位,置地通用的股票最近交投颇热烈,可能与此有关。
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妨从这里下手,进行研究。
你若眼中无股,心里有股,你会发现资料处处有。股票与生活,息息相关。而股票研究和投资,也是极为有趣的事,一点也不枯燥。

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

冷眼分享集:谈价值投资法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股票投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两种为:

⑴价值投资法(Value Investing)。

⑵技术分析法(Technical, Analysis),又叫图表家(Chartist)。

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信徒,说明了各有所长,因为任何不能产生效果的方法,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自动消失,两者能历久不衰,说明了两者都有其存在的硬道理。

长期苦练

对我来说,任何能为你赚钱的方法,就是适合你的方法。

方法无谓好坏,就好像学武的人,无论是用剑、用刀或用棍,只要使到炉火纯青,都可成为武林高手。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选择那种方法,都必须长期苦练,才有可能登峰造极,达到纯熟的地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经验之谈。

价值投资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上,他们深信,股价的表现决定于公司的业绩表现,只要业绩标青,股价自然跟着上升,同样的,业绩表现差劲,股价跟着滑落,业绩和股价,有如实
体与影子,并驾齐驱。

短期来说,股价与业绩可能脱节,长期来说,两者必然同步起落。

他们相信,业绩是根,股价是枝叶,本固则枝荣,如果根腐烂了,枝叶自然就枯死。所以,注重股价,不理业绩,是舍本逐末,非投资之正道。

基本强稳

价值投资者,是以股票的“价值”作为投资的标准。

而“价值”源自业绩,业绩源自基本面,价值好比是一间屋子,基本因素是屋子的柱子、墙壁、地基及门窗,是组成屋子的“组件”。

惟有基本因素强稳,才能创造业绩,有良好的业绩表现,股票才有价值,有价值,股价才会起。

价值投资者的目的,是找出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买进长期持有,等到市场发现其价值,进行扯购,股价跟着上升,最后反映其真实价值,或者价值被市场高估时,投资者才脱售其股
票,套取利润。请看附表:



公司盈利决定股价

图一显示股价与价值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当缺口越大,越值得买进,这种情形,多数出现在熊市中。

通常股价会在低水平徘徊一段时间(3-5个月不等),反向投资者会在股价停滞不动时,检视其基本面,评估其价值,如果发现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而业绩又可能在经济复苏时回
升,就可以买进,紧握不放,争取厚利。

图二,在牛市中,股价远远超过价值,再投资下去,回酬已不具吸引力,就应该脱售离场。

在图一和图二的情形,投资者可以用市价总值(Market capitalisation)作为指导。

假设你要创设一家这种规模的公司,你要投资2亿令吉,如今公司的市值(即买进整家公司所付出的代价)只是1亿令吉,你以半价买进这家现成公司,可以节省数年的时间,不是比
创建新公司更合算吗?

你买进1万股和买进1亿股,理由必须是相同的。

图三显示股价已完全反映其价值,那么,要继续投资下去还是套利,取决于公司的业绩表现。如果业绩长期向上,那么拿得越久,赚得越多,你可以永远不卖,许多富豪,都是这样成
就的。

千万要记住,你买的是公司的股份,股份的价值决定于公司盈利,当公司的业绩持续走下坡,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转亏为盈时,就不要犹豫不决,一定要脱售,以免全军覆没。

股市是最不理智的地方,在熊市中,投资者往往以半价,甚至五分之一的价格,抛售其股票,对股票有研究,了解股票价值的投资者,往往可以用低得离谱的价格买到好股。

机会属于坚持反向的价值投资者。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冷眼分享集:价值导航 反向致胜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被视为债务风险评估权威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简称标普,上周五将维持了70年的美国国债评级,由AAA降至AA+,触发了次贷金融海啸以来的另一场股灾。

在美国股市暴跌的冲击下,全球股市大跌,大马股市亦遭殃,蒸发了数以百亿令吉计的价值,股市投资者,无不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

上个周末,我身在广州,不断的从酒店电视机的BBC新闻中,跟踪美国债务风险评级降低的进展。

中国的报章,均以整版的版位报道及评估此事,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分析。

错综复杂

美国国债风险评估降级,错综复杂,即使写成一本书,也未必能为这一团乱麻理出一个头绪来。

总的来说,是信心的影响多过实际的影响,但是,环球的金融体系,信心是最重要的城墙,美国一向被认为是铜墙铁壁,如今竟出现裂痕,其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

但到目前为止,全球各国还未能找到另一个如美国这么大国力,这么厚实的国家,购买他们的国家债券,以寄存其储备金,因此也就没有别的选择,现有美国债大债主,如中国,也就不敢轻举妄动,对美元债券有所更动。

除非有更不利消息的出现,否则,信心危机将会慢慢被时间冲淡,恐慌心理也逐渐被淡忘,市场,尤其是股市,将会逐步回稳。

冲击不大

此次危机,跟次贷触发金融海啸,有天渊之别,美国国债其实并没有出现危机,不像次贷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实际失信而引发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危机,国债风险评级下降只是一项预警,并无实际冲击,因此不大可能引发另一轮金融风暴。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全球一体的经济网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也就不大可能采取对美国债不利的举措。

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横扫全球,无一国能幸免,那是由于各国采取了自扫门前雪的政策(Beggar Thy Neigbour),结果是同归于尽,如今每个国家的领袖,都有同荣枯的想法,不敢采取落井下石的行动。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美国面临次贷风暴时,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主,并没有采取损人利己的行动,因为美国如果沉沦,中国也不会得益。只有短视的国家领袖才会不顾他国死活。

各国互救

此次评级下降,引发全球一场不大不小的股灾,欧洲财长立刻通过电话商议,谋求对策,正是各国互救的现成例子。

就以中国来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储,其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中国不大可能于此时采取对美国主权食用评级不利的行为,因为那等于举石头砸自己的脚。

评级下降引发各国抛售美元债券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另两家评级公司穆迪和惠誉仍维持AAA的评级。

因此,我认为评级下降对股市的打击,将不如次贷那么久,那么深。

当信心危机淡化后,除非有更不利的消息出现,股市将回稳。

反向投资

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看,危机就是有危险才有机会,投资者如果采取反向投资策略的话,反而可以因危机而得益。

2009年金融海啸最高潮时,也是人们最恐慌的时刻,如今来看,那正是买进股票的良机。此次危机再现,应该是错过在金融海啸中低价买进好股的投资者另一个买进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惟有养成反向思维者才能抓住。在众人最悲观的时刻买股,要有胆识,胆识源自知识,知识源自见识。

如果你对股票有足够的见识,了解股票的价值的话,你就不但不会跟着别人恐慌,反而敢在别人不敢买时买进。

为股票价值导航,你才有可能采取反向策略,将危机转化为机会。
在危机中,以价值导航,坚守反向策略,才有可能从危机中,脱颖而出。
冷眼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冷眼分享集:谈机会成本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在谈到什么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之前,首先让我们认识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术语“稀少性”(Scarcity),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将“机会成本”概念,应用在股票投资上,以减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回报。

台湾著名经济学家高希均教授在他的著作《经济学的世界》中,对“稀少性”(Scarcity)有很好的说明。

他说,“每个社会都必须面对一项基本的经济难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做最佳的运用,以满足无穷的欲望,这就是经济学上“稀少性”的问题。”

“稀少性定律”告诉我们,我们永远不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所有人类想要的东西。

稀少资源

稀少资源就算能增加,也是要靠努力或付出代价,而且无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资源的稀少迫使每个经济体系都必须有所选择,决定多生产某项产品,通常就意味着决定少生产其他的产品,所有的社会,都面临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决定要牺牲什么,以换取想要的
东西。

在股票投资上,“稀少性”就更加明显。

无论你的资金多么雄厚,跟动辄以万亿令吉计的市场总值相比,总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说,股票投资的资金,“稀少性”特强,将你有限的资金,投入股市,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断选择

所以,你买了A股,就不得不放弃买B股。你必须在A股和B股之间,作出抉择。

你在股市买进卖出,其实就是在不断的作出选择。

假设你选择买A股,一年之后,A股跌了20%,假如你的投资额为10万令吉,一年后你的身家降至8万令吉。

与此同时,B股上涨了30%,你一年后的身家,就由10万令吉增至13万令吉。

由于你的错误选择,使你的身家在一年中相差5万令吉(13万令吉减8万令吉),等于少了50%,这5万令吉,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有些人以为股票下跌了20%,他的损失是2万令吉,他忘记了他失去了从B股赚取30%利润的机会,他实际上是损失了5万令吉,这个“机会成本”所付的代价实在比他想像的高得多。

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验,他原本是要买甲股,后来因为听信“师爷”,转买乙股,结果甲股大跌,乙股大起,他哑子吃黄莲,出声不得,只好夜夜“暗搥”。

他是为“机会成本”而“搥”。

每一名投资者都是认为他所相中的股票会涨价,所以才决定买进,至于买进之后该股的套现,是否一如他的所料,那就谁也没有把握。

慎选好股 屡战屡胜

为了避免双重损失的“机会成本”出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买进之前,货比三家,找出最有价值,最有希望跑赢大势的股只,使你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赚钱潜能。

问题是怎样找出“最有价值”的股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返璞归真,弄清楚股票是什么?

股票就是公司股份的证明书,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公司的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问:做生意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赚钱。

赚钱越多的公司,其股份价值越高。

所以,假如数只股票的价格大同小异的话,那么,很明显的,每股净利最高的最值得买进。

通常我们是以本益比作为取决的标准。

假设三只股票的价格均为2令吉,它们的每股净利分别为15仙、20仙和30仙,则本益比分别为13、10及6倍。假如其他条件相同的话,那么,就应购买本益比6倍的那只股票。

参股做生意,我们希望每年都获得红利,也就是股息。

假如三只股价都是2令吉的股票,他们所分发的股息分别为5仙、10和20仙的话,则周息率(Dividend Yield)分别为2.5%、5%和7.5%。

比定存好

那么,你应该选购周息率7.5%的股票。

因为7.5%的股息回酬,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高一倍,你可以将你的投资视为定期存款,这样就可以放心进行长期投资。

我们投资于一家公司,总希望有关公司底子扎实,经得起经济风暴的考验。

所以,最好是购买有形资产价值高过股价的股票。

通常我们是以股价与每股净有形资产的比值为标准,假如比值是低于一倍的话,表示股价被低估,可以买进。

例如股价为2令吉,每股净有形资产为2.8令吉,则股价∕资产比值为2 ÷ 2.8 = 0.71,低于1,这表示你以2令吉买进2.8令吉的资产,值得投资。

除了比较本益比,周息率和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之外,最好还要比较其他的因素,例如三家公司的财政情况、历年的业绩纪录、业务的稳定性等,然后选出优点最多的公司,买进其股
票作为投资,这样就可以减低“机会成本”出现的机遇率,提高胜算。

经过严格比较而选出的优质股,股价表现更有把握超越股市大势。

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在股市才能屡战屡胜。能屡战屡胜,方能致富。

补正

上周“基本面剖析”一文中引ECS ICT BHD为例,此公司去年每股净赚(EPS)为25.7仙,并非20.7仙,特此补正(资料来源:ECS 2010年报)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冷眼分享集:基本面剖析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我常劝股友,在买进股票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

做功课就是Do your homework,从Homework这个Home(家)字,可以看出功课不是在课室,而是在家里做的。

在家里做功课,没有别人的督促和协助,必须独立研究。

这样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股票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

多数成功的投资者,都是根据自己做功课的心得进行投资的,靠别人的“贴士”进行投资的,成功的少之又少。

先读懂投资资料

做功课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读懂股票投资资料的能力。

股票资料包括年报、季报、股票分析报告、上市时发出的招股说明书、财经书籍、财经报章及杂志等。

要读懂这些资料,第一步就是要对财经、投资和经济的常用术语(Terminology or terms)和惯用词语,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使你在阅读资料时,不但顺畅无阻,而且有深入的体会。

如果你对这类术语和惯用词语一知半解,你的吸收能力将大减,你很难在股票研究上登堂入室。

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买股票最好买“基本面”强的股票,“基本面”就是Fundamental,到底“基本面”是指什么?

所谓“强劲”的“基本面”又是什么?

弄清楚术语含意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概念的话,你就不会知道“基本面”的重要性,在投资时也不会去理会“基本面”是否强劲。结果是所买的都是劣股,怎能赚钱?

所以,假如你有心研究股票的话,就一定要花时间和精神去弄清楚术语的含意。

你所花的精神和时间是值得的,因为你在弄明白术语以后,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阅读财经资讯难题,你会一辈子受用无穷,何乐而不为?

现在就让我们以“基本面”这个术语为例,说明了解术语的过程。

在英华大词典中,Fundamental作为形容词的含义为:基础的、基本的、根本的、重要的、更好的、主要的等。

作为名词是指原理、原则、基本、根本、基础等。

可见Fundamental就是一家公司赖以成功的最基本、最根本及最重要的因素,叫“基本面因素”。

计算出内在价值

梁孙健博士在他的著作《马星股市投资》(Stock Market Investment In Malaysia & Singapore)中,对Fundamental Approach(基本面研究)的解释为“仔细分析公司盈利及股息展望的投资法,基本面信徒相信他们可以根据此种分析,计算出一只股票的真实或内在价值。”

可见基本面的作用是计算股票的价值,这种投资法,叫“价值投资法”。

台湾出版的“财务金融辞典对Fundamental Analysis的解释为:“基本面分析,经由证券(股票)的基本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分析,基本因素如:盈余、资本负债状况、经营管理效能等。

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评估证券(股票)的真实价值,作为买卖该证券的依据。”

可见基本面又涉及企业的管理效益,侧重于财务评估。

Marsha Bertrand在他的著作Gathing Started in Inverstment Clubs对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有颇为详细的解释:“根据公司的财报,过去的业绩表现及现有之策略,对股票将来的动向作出预测。”

分析财报作预测

“在基本面分析,我们审视公司的基本面。也就是说,我们分析公司的财报,以协助我们预测公司将来的盈利和股息。

基本面分析集中注意力于以下各点:盈利、现金流、投资回报,以确定股票的价格是否已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

发掘价值低估股

这些资料显示公司将来在业绩和股价方面的表现。基本面分析有助于我们发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希望将来股价会上升。”

该书列出辨认基本面强弱的8个标准,为了使大家对基本面有具体的认识,让我们将每个标准分为1、2、3分。积分越高,表示基本面越强。

如果积分是在8以下,表示基本面孱弱,不值得投资;如果是在8至16之间,表示中等,是否值得投资,决定于基本面以外的因素;如果积分在16至24之间,表示基本面强劲,可以投资。

辨认基本面强弱八大标准:

为了使大家易于掌握起见,我信手拈来,以佳杰科技(ECS ITC BHD)为实例,加以说明。

标准一: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为一年内可以化为现金的资产,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为一年中必须偿还的负债。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得出的比值,越高越好。

佳杰科技在今年3月31日首季结账时的流动比率为306(百万)÷156(百万)=1.96,远远超过一倍,属于超强,此标准应得3分。

标准二: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

以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得之,佳杰科技在今年3月31日时的营运资本为306(百万)-156(百万)=150(百万),足以应付营业所需的资金而有余。

难怪该公司完全没有负债,手头还有4000万令吉现金。

此标准应得3分。

标准三:负债对股东基金比率 (Debt-To-Equity Ratio)

总负债除以股东基金所得比率,数目越小,表示该公司主要是靠现有资金而不是靠借贷做生意,故数字越小越好。

佳杰科技的负债对股东基金比率为:150(百万)÷154(百万)=1。财务稳如泰山,应得3分。

标准四:每股净利(EPS)

每年净利除以股数得之,越高越好。

佳杰科技去年每股净利为20.70仙,属于中等,应得2分。(我认为每股净利要超过30仙才属上等)。

标准五:本益比(PER)

股价除以每股净利,为赚回投资额所需的年数。

以佳杰1令吉40仙的股价计算,目前的本益比为RM1.40÷0.257=5.5(倍),国际的本益比标准通常为10倍,佳杰5.5倍的本益比偏低,应得3分。

标准六:股东基金回报率(Return On Quity,即ROE)

每年净利除以股东基金的得数。

此比率是用来测试管理效率,越高越好。

佳杰科技去年净赚2900万令吉,股东基金为1亿4700万令吉,故股东基金回报率为29(百万)÷147(百万)=19.7%,比银行定期存款3%高数倍,应得3分。

标准七:周息率(D/Y)

每股股息除以股价的得数。

周息率通常以净股息为计算标准。

佳杰科技去年派净股息8仙,以1令吉40仙的股价计算,周息率为8仙÷140仙=5.7%,比银行定存利息3%几乎高一倍,应得3分。

标准八: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NTA)

股东基金除以股数得之。

佳杰科技的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为RM147(百万)÷120(百万股)=RM1.23,略低于股票市价,应得2分。

总结这八个标准,佳杰科技取得24分中的22分,可说是基本面很强的公司。

佳杰科技是四海栈张氏家族所控制,已有25年的历史,代理全球30多家电脑及手机公司的产品,分销点多达2500家。

企业的基本面有如建筑物的地基,基本面强表示地基坚稳,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袭击。

在买进之前,如果能照以上方法做功课,找出股票基本面的强弱,可以减低风险。减低风险,等于提高胜算。

2011年6月12日星期日

冷眼分享集:股票投资正道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作为一名股市实战者及股票研究人,我对股票投资之道从未停止思考。在投资哲理、策略、作风等课题上,殚精竭虑,自我提升,数十年于斯矣,从未感厌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可以作为我踯躅股市,摸索前进的写照。

一个念头如流星般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往往就这样一闪而逝,从此消失无踪;有时回想起来,觉得可惜。

我相信这些ideas,对股市同好,或有裨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孟子)。于是我决定将这些ideas记下发表,与读者们分享。

对我来说,对股票投资的感悟,有如井里的水,不会因为不断汲取而干枯;同样的,与读者分享心得,于己无损,于人或有益。何乐而不为?

如果读这本书的文章,像淘一杯井水止渴那样,对读者诸君的投资事业,略有帮助,则是我的最大安慰。

探索时间超过40年,因年龄、阅历、环境及意念的冲击,概念有所蜕变是必然的。

一以贯之

但倘若你细读、重读本书中的文章,你肯定会发现我的主张,有如一条直线般贯穿全书,从未偏离,就叫它“一以贯之”吧。

这条以基本面为基石的“价值”投资法,是我的投资生涯中“择善而固执”的。

我从未作他想,理由只有一个:它创富成效显著。我深信不疑它也能为您创富。

细读本书,你也许会发现我的一些主张,说了又说,喋喋不休,流于琐碎。

对此我不感到赧然。

因为我有一个居心,就是希望通过重复申述,加深读者的印象和信念,将我的投资理念化为行动。

任何理论,如果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读者有什么好处呢?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实用的投资参考书。

你所读的不是纯粹的理论而已,而是经过无数次实践而累积的经验。

我相信这对追求实效的投资者更加实际,更加有用。

改变看法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股份就是与陌生人合股做生意”。

从这个视角买股票,你对股票的看法就彻底改变了。

既然是合股做生意,则公司股份的业绩高于一切,而股票的价值决定于盈利。

价值是本,价格是末,故公司比股市重要百倍。

我不厌其烦重复阐述这个既简单又原始的概念,但令我感到沮丧的是我发现将这个简单的概念深植投资者脑中,比我想像的难得多。

环境使然

缺乏这个概念,是大部分投资者在股市屡战屡败的主因,也是导致散户倾家荡产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却那么难在投资者脑中扎根?

有时我觉得不应过份责怪他们,因为那不全是他们的过错。

他们舍正道而走“左道”——投机取巧,是环境使然,他们都是投机气氛浓郁的投资环境,一个被高度污染的投资环境受害者。

条条大路通罗马

在股市中,恐怕99%的人所读、所想、所做的,都是投机课题,开口是“炒”,闭口为“玩”。

对严肃的基本面,没有几个人有兴趣,你要他多读,是自讨没趣。

人的意志力是出奇的软弱,在“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孟子)的情况下,基本面之言论,有如水过鸭子背,在人们的脑海中一溜而过,无法生根,是不足为奇的。

置身吸烟室中,不吸进一些烟雾是不可能的。

只要投机氛围浓郁的环境不变,基本面就得永远靠边站,而投资散户也永远成为股市的牺牲者。

经验实录

假如你是严肃的投资者,以“财务自主”为人生终极奋斗目标,此书肯定对你有用。

这本书并非理论的诠释,而是一名投资者的股市实战经验实录。

对于读者,我无所愧疚,因为我怎样写就怎样做,并非写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投资之道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所走的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他的道路的权利,也没有人敢说那一条是“必胜”之路。

放眼全球成功投资家,你会发现没有两个人所用的方法是绝对相同的,然而都同样成功,为他自己或他所主持的基金创造庞大财富。

在我40年的工薪生涯中,有30年花在报馆中,10年则厕身商界,工余总是摒弃不必要的应酬,把全部时间倾注在股票研究与投资上。

无悔无怨

回首来时路,对于自己的选择,无悔无怨。

所出版的三本书——1981年的《股票投资手册》、2004年的《30年股票投资心得》和现在出版的这本《股票投资正道》——从“手册”的理论,到“心得”的肯定和现在的悟道“正道”,是一名股票投资者的心路历程,希望能帮助你减少摸索的迷惑,早日走上投资正道。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冷眼分享集:保罗盖帝十问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保罗盖帝(J.Paul Getty)(1892-1976),美国人,是1957年世界首富,靠石油起家,但真正将他推上世界首富的宝座的,其实是股票。

在1929年代美国股市崩溃,引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股价跌至令人难以思议的低水平,保罗盖帝采取了反向投资策略,大胆的吸购股票,买进后就不再卖出,他当时所收购的石油股,在往后的三十年中,增值数百倍、数千倍,使他成为世界首富。

油股价逊油藏

他所收购的都是石油股。他的理由是,作为一名石油开发者,他最熟悉的就是石油业。

他根据上市石油公司的资料,计算出来,这些石油公司所拥有的油田,石油蕴藏量庞大无比,如果开发出来,可以取得惊人的利润,当时石油公司的股价,只等于石油蕴藏量价值的数十分之一而已,他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于是静悄悄地在股市吸购石油股,直到控制这些石油公司为止。

他在买进这些石油公司的股票,就不再卖出,这些股票的价格,跟着石油公司盈利的持续上升,增值数百倍至数千倍不等,使他富可敌国。

保罗盖帝将他的投资心得,写成多本书,其中一本《如何致富》(How To Be Rich),影响了我一生。

我在60年代中期,无意间买到这本小书,读了其中一篇文章<华尔街投资者>(The Wall Street Inverstor)对于他所提到的股票投资理论,心服口服,从此“择善而囤机”坚决遵行,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弦易辙。

这几年来,我持续不断的写《分享集》,又出版了《30年股票投资心得》一书,其实是受此书的影响——与读者分享我的投资心得,希望读者受惠,就好像我那本《如何致富》,使我一生受惠一样。

《如何致富》由60年代起成为我的案头书,不时加以翻阅,以温习保罗盖帝的投资心得,以免受到大马股市浓郁的投机气氛的影响而偏离正道。

这本小书,收集19篇文章,其中一篇<华尔街投资者>,只有短短的15页,我读了无数次,几乎可以背出来,到现在还在重读,我只读此篇,其余18篇从来没有读过第二次。

好的文章,一篇就够了,如果能吸收其精华,可以使你一生受惠。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数十年来,我读过不下百本中英文股票投资经典,没一本有如此深刻的印象。

《华尔街投资者》塑造投资理念

1.反向:股票是应在股市低沉时才买进的。

2.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资产与业务。

3.只有长期投资才有可能在股市赚钱。

4.投机是麻烦的开始。

我在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及投资股票,在开始阶段,我也好像许多投资者那样,把注意力集中在股市的波动上,认为准确预测股市动向,是股票投资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也相信,炒股贴士是快速致富的最佳法门。

投机难赚大钱

所以,我到外打听炒股的消息,同时贴身跟踪股市的发展,企图通过投机赚大钱。

但是,经过几年在股市中抢进杀出,时亏时赚,结算一下,反而亏本,更糟糕的是,精神受尽了煎熬,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就在我对股票投资之道,苦苦思索的时刻,我读了《华尔街投资者》,几乎喊出来“我找到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投资之道“悟道”,走上了投资正道。

满意答案才买

保罗盖帝说,在买时股票之前,每一名投资者都要回答十个问题,只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时才应该买进,这十个问题为:

1.公司的历史反映它是不是一家坚实及信誉卓著的公司,是否拥有能干、有效率及经验丰富的管理层?

2.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或是所提供的服务,是不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继续有需求?

3.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是否过于“拥挤”?公司是否具有竞争能力?

4.公司是否有远见的策略,不从事过分及危险性的扩展?

5.公司的账目,是否经得起严格及公正审计师的查账?

6.公司是否有令人满意的业绩纪录?

7.公司是否定期派发合理的股息?如果偶然停发股息,是否有合乎情理的理由?

8.公司的长短期债务,是否在安全的范围内?

9.在过去数年中,公司股价是否波动激烈,而又难以解释?

10.每股净资产价值是否高过股价?

保罗盖帝坚持,除非你能对这“十问”找到满意的答案,你就不应买进其股票。

他信心十足的说:经过严格筛选的股票,是最好的投资。

长期的持有,可以致富。

他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

分享集:写给职场新鲜人



在大学里拼了3、4年,你终于戴上方帽子,走进社会,成为职场中又一个新鲜人。
学校生涯的结束,就业生涯的开始,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你今后所走的道路,将从这个转折点折射而出,你所选择的方向,将决定你一生的荣辱。

没钱万万不能
由一个受父母庇护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你将面对人生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解决财务问题。
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往往会受到钱不够用的困扰。
要生活得自在,必须克服钱不够用的烦恼。
你必须知道,你不是单单属于你自己,你同时也是属于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如果你钱不够用,他们将受苦,而你没有使他们受苦的权利。

不努力,就是不负责任。
所以,你不得不努力解决钱这个最现实的难题。
在学校里,你的老师勉励你节俭和储蓄,这是好的。
但是,假如你停留在节俭和储蓄的阶段,你很难改善你的财政情况。
要改善你的财政情况,你必须学习投资,让职业与投资并驾齐驱。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让别人替你赚钱,学习“不劳而获”赚钱法,学习如何让通货膨胀为你制造财富。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如何以钱赚钱,学习如何以智力赚钱而不是以劳力赚钱。劳力赚钱,疲于奔命。
时间就是金钱,任何投资,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增值。你必须给你的投资有时间去成长,所以,投资越早开始越好。
职场新鲜人正是开始投资的最适当时机。早开始,可以从容。
不要拖延,更不要犹豫。
投资最忌迟疑不决。

资金永远不够
现在就开始行动,有多少钱就投资多少,不要等到你认为资金充足时才开始,因为资金是永远不够的。
投资需要经验,经验只能来自实践。
经验有助于你减少失误,减少失误等于提高成功机会。
原地踏步的人当然不会遭受跌倒的痛苦,但也永远享受不到奔达目的地的快乐。
不要只做个旁观者,做一个参与者。

旁观者清,参与者富。
投资的范围很广,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项目。
但有一个原则,你所选的项目必须是有增值及成长潜能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生命浪费不得。

忌会贬值项目
其次,要选择成长潜能巨大的项目,不要选择成长受到局限的投资项目,更不可选会贬值的项目,如买汽车。
举个例子,产业和股票投资,发展空间巨大无比,拥有数以亿令吉的产业和股票者,比比皆是,值得你全力以赴参与投资。
股票是众多的投资项目中较为适合工薪阶级参与的管道之一。
只要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毅不拔,勤做功课,股票投资可以致富。
作为一名股票研究人及投资者,我乐意跟你分享股票投资的心得。
我一向认为,投资心得有如井水,井水不会因为汲取得多了而枯竭。
心得不会因为与别人分享而减少。

作为职场新鲜人,请听我从头说起。
股市老兵不需续看下文,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而已。
但我希望职场新鲜人看下去,因为对你有益。
买股票=参股做生意
买股票是怎么一回事?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公司的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
参股做生意能不能够赚钱,取决于你所参与的生意的成败。
所以,在参股之前,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公司,了解你的公司所做的生意能否赚钱,了解越深越好。
要了解所做的生意能不能赚钱,首先要知道的是这家公司所做的是什么生意,而这种生意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有无可能赚钱。
惟有在详细研究了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以及考虑了所有影响这盘生意的因素之后,你觉得这盘生意是可以赚钱的,公司的前景是亮丽的,你才应该作出投资于这家公司的决定——从股市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了。

拥有公司资产
你所购买的股票,是这家公司原有的股东转让给你的。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拥有这家公司的一部分资产,你所拥有的巴仙率,跟你的投资额成正比,作为股东,你有分享公司盈利的权利,这个权利的大小,也是跟你的股权大小成正比。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就是该公司的老板之一。
尽管所持股份微不足道,但你还是该公司数以千计老板之一,这个身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股票投资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很不幸的,现在的股市中人,很少人作如是想。

忘了原始道理
99%股市中人视股票为一张买来卖去的文件,这份文件的价格天天在变动,低买高卖,被认为是股市赚钱的最好方法。至于股票(份)的价值,根本无人问津。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对这些浅显的道理,嗤之以鼻。
也许你对于这些幼稚园般的道理,早已了然于心,却不屑一顾。
实际上,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就因为忘记了这个最原始的道理,才会在股市搞到焦头烂额。

态度决定成败
如果每个人都养成一种习惯,在买进股票之前,提醒自己,他所买的是公司的股份,他是在参股做生意,他对股票就马上有不同的看法。
他会马上想到,参股做生意应有所认识,有了认识,就可以减少失误。
减少失误,等于提高参股做生意的成功机会。
是的,股票投资成败,与他所持的态度息息相关。
态度正确,投资之路才会越走越平坦。不正确,举步维艰。
职场新鲜人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快速致富的念头进入股市,最终必粉身碎骨。

投机取巧,下场悲惨。
2011年新春伊始,作为职场新鲜人,正是你作出明智抉择的最适当时光。
好的开始,是成功了一半。跨出正确的第一步吧!
牛市正是学习股票投资的好时机,你应该坐言起行!

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分享集:了解你的公司



出自《冷眼分享集》

对于股票投资,我一向坚持,不了解,就不买。

但是,很遗憾的,大部分人无法做到。

首先是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受薪人士,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和认识,作为生意的门外汉,要他们判断这种生意能不能赚钱有一定的难度。


内行人内行事

所以,让打工仔去投资做生意,等于叫门外汉去做内行人的事。

这种情形,其实不局限于受教育不多的普通职员,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亦如此。

例如做医生的,对医药,他是专家,但对建筑业,他可是个门外汉,一窍不通,认识水平可能还比不上一名建筑公司职员。

所以,在投资建筑股时他不会比建筑公司职员高明。

其次,是小股东没有了解公司的能力,上市公司其实是相当透明化的。

股市千变万化

投资者可以从www.bursamalaysia.com下载所有有关公司的资料,只要细读这些资料,再以常识判断,就有可能对有关上市公司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避过股票投资的一些陷阱,提高胜算,但多数没有解读资料的能力。

许多人视读上市公司资料为畏途,认为枯燥无味。

以我浸淫股市四十年的经验,刚好相反,股票和股市,千变万化,时时刻刻都有惊奇显现,所谓套套新鲜,怎么会枯燥无味呢?

股票资料趣味无穷

只要你留意,实际上,股票的资料,不但俯拾即是,而且趣味无穷。

随手举一个例子:1月4日《南洋商报》<雪隆版>C9页有一则报道“第二加影城镇置业佳地”,对Kajang 2这个新镇有颇为详尽的报道。

年年赚钱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不过是一则有关加影产业的报道,但是,对我这名股票研究人来说,这可是一份有用的资料,增加了我对上市公司美景集团(Metro Kajang)的认识。

犹记一年多前,我到加影参加一位朋友的洋楼新居入伙礼,在座嘉宾中不少是屋主来自外地的老同学。

屋主把他们介绍给我认识,当他们知道我是冷眼时,就问我:“有什么股可以买啊?”我马上说:“现在你在加影,就买Metro Kajang吧!买了就不要卖!”那时美景的股价在1令吉上下浮沉。

我当时这么说的道理很简单,以每股1令吉参股净资产的价值2令吉80仙,20多年来年年赚钱的公司,实在太值得了。

低价购地

那时美景集团刚以8000万令吉买进第二加影城镇的273英亩土地,每亩买价还不到30万令吉。

这段宝地就在加影市区边缘,地点太好了,我很惊讶该公司有办法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到该段地。

每年回酬20%

该公司在2008年5月5日向股票交易所宣布此项收购时清楚地说:该公司将以8年时间发展这段地为新镇,销售总值将达15亿令吉。

我估计,这项计划可以取得30%的利润,等于在8年中可赚进4亿5000万令吉,平均每年可赚超过5000万令吉,以美景当时的资本计算,每年每股就可以赚20仙以上,而其他的业务还不包括在内。

以每股1令吉买进该公司的股票,等于每年有20%的回酬,这不是很值得投资吗?

我当时随口建议买美景,理由在此。

《南洋商报》1月4日关于第二加影城的报道说,这段土地将建1300个单位住宅,首期139间双层排屋和104间半独立洋楼已于去年12月推介,说明了此计划已正式启动,将为公司带来盈利。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了投资者只要勤于做功课,时刻留意所投资公司的业务讯息,要对公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不是那么困难。

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了解公司的潜能之后,就有胆识在公司股价低沉时,买进其股份,长期持有,以分享公司的盈利。

油棕贡献盈利

若能贴身跟进上市公司的发展,你就有能力比较公司的价值。

例如,另一家上市公司英芝肯尼(INCH Kenneth Kajang)在去年12月6日宣布以2亿6850万令吉,脱售加影的463.51英亩油棕园给友乃德置地(UEM Land),平均每亩售价约60万令吉,比第二加影城土地的买价30万令吉高出一倍,而地点远不如第二加影城,可见美景买到便宜地。

美景在印尼加里曼丹的4万英亩油棕园,已于去年杪完成种植,三年前种下的第一批油棕已开始结果,预料油棕园将来将成为公司的新成长区。

2011年新年伊始,股市牛气冲天,今年将是个牛年,股友不可犹豫不决,错过赚钱机会。

要赚钱,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功课——尽量了解你的公司,做个明智的小股东。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分享集:盯紧盈利莫放松冷眼



股票投资,其实有许多准则可以遵循的。问题是,准则太多了,要付诸于行动,难之又难。

就以选股来说,每个人都知道本益比、周息率、每股资产价值等准则,但真正将这些准则应用在投资上的,恐怕不多。

准则越简单越好

不要说对股票投资略识之无的股友,即使像我这样在股市中征战数十年的沙场老将,在应用这些准则时,也未必能做到得心应手,故股票投资之道,知之匪艰,行之维艰呵!


研究股票数十年,在股市中实践数十载,到了古稀之年,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选择股票,准则越简单越好,组合管理,则动作动少越妙。

投资者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他相信自己可以应用各种既艰深,又复杂的方法去战胜股市,从而赚取暴利。

实际上,这一类投资者,成功致富的少之又少,真正成功的反而是那些根据很简单的准则进行投资,而动作又很少的投资者。

抓最重要最实用

我们与其去采用一大堆华而不实,知而不能行的准则,倒不如去芜存菁,抓住最重要,最实用,而又最易实行的一点,身体力行,更能产生实效,达到创造财富的目的。

如果你阅读别人的股票分析,听取别人的主张的话,你反而会无所适从。

所以,与其去到处询问别人的意见,倒不如依循一两个简单的准则,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道路。

当你听到一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你只要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马上可以作出决定:“这家公司赚钱吗?”

如果答案是“不”的话,就不必再去考虑买进,因为主张买进的人,是根据似是而非的“意见”,并不是根据事实作出推荐。

股票价值建在盈利基础

你的投资概念,必须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股票的价格趋势。

长期来说,必然是跟股票的价值成正比。而股票的价值,主要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简言之,只有盈利,才能创造价值,只有价值,才能确保股价的长期上升趋势。

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没有盈利的支撑的话,其股价不可能长期向上。

一家盈利长期向上的公司,短期其股价容或随股市大势而有起落,但长期的趋势必然是向上的。

星狮、玻璃市种植、吉隆甲洞、联合种植、大众银行、健力士等公司的股价,短期是有起落,但长期来说是向上的,因而为投资者创造了财富。

投资者把资金投入一家企业,需冒丧失资本的风险,还要花精神,竭心智去经营,盈利是他应得的酬劳。

正如雇员把时间、精力卖给雇主,他应该得到薪金一样,是天公地道的事。

盈利是投资保障

有了盈利,员工职业才有保障。

有了盈利,才有股息。

有了盈利,公司资产才会增加。

有了盈利,公司才有能力增加投资,扩展生意。

盈利,是企业的生命。

盈利,是你的投资的最佳保障。

低买长期收稳赚

既然如此,投资者要作出投资决定,易如反掌,那就是只买有盈利公司的股票,没有盈利公司,无论“消息”多么好,一概不买。

盈利长期稳健上升的公司,是最好的公司,低价买进长期收藏,稳赚。

所谓“有盈利”的公司,是以全年,而不是以一季为标准。

一家公司的业务,受到意想不到因素的冲击,在一两季中蒙受亏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不伤及元气,逆境过后就重振旗鼓,重获盈利,就应归入“有盈利”的公司。

在经济大风暴中,企业蒙受亏蚀,情有可原,只要长期盈利纪录标青,将来赚钱的能力完整无损,就仍有资格列入“有盈利”公司。

实际上,好公司短期受挫,导致股价暴跌,正是买进的良机,这正是反向思维者用武之好时机。

举例说明:亿维雅

亿维雅(Hevea Board)的主要业务是在森美兰的马口设厂制造碎木板(Chipboard)和傢具,由2005至2008盈利日走下坡,但金融海啸后盈利猛力回弹,去年每股净利23仙,以目前64仙的股价计算,本益比仅2.77倍,为上市公司中最低者之一。

该公司在今年9月底时负债1亿6700万令吉,等于股东基金的91%,属债高公司之一,在金融风暴中,该公司曾被银行追债而几乎陷困,后来借助法庭庭令才渡过难关。

为了减轻债务,该公司已在今年5月委任顾问,研究将具有良好盈利纪录的子公司亿维雅太平洋(Heveapac)上市,以套取资金减低母公司的负债,该公司也发凭单给股东,凭单长达10年,由今年3月算起。

盯紧第四季盈利

该公司本财务年每季都有可观盈利,首三季每股已取得19.55仙的净利,如果第四季能保持第三季的纪录的话,全年盈利可达25仙,以目前63仙的股价计算,本益比才2.5倍。

假如你购买这只股票的话,我建议你应盯紧该公司第四季的盈利。

如果未来几个季度能保持本财务年首三季的盈利额的话,就说明了该公司已走出了金融海啸的阴影,债务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分享集: 向前看向后望


2010/10/30 11:03:06 AM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在驾车的时候,我们习惯上总是不断的注意悬挂在挡风镜上方中央和车子两旁的后望镜,以了解跟在车子后面的车辆的动向,目的是避免发生事故。

如果发现跟在后面的车辆来势汹汹,就得当机立断,马上把车子驾到一旁,让路给后面鲁莽或逞强的车辆。

向后望,是要躲避风险,躲避风险,是为了向前走得更顺利,走得更远。

在人生的道路,每个人都会犯错,惟有不断的检讨自己,吸收经验,不重蹈覆辙的人,人生之路才能走得远,而且越走越宽广。

回首来时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作好准备。

过去的,无论是做对还是做错了,都已无法补救,所以,沉缅於过去的人生,是灰色的。

未来是一个未知数,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会,只有把眼光抛向远方,脚步从不停留的人,才能走向精彩。

人生之路如此,投资之路何尝不是如此。

小心误踏陷阱

就好像人生之路那样,投资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

投资路上的陷阱,比任何其他的路更多,也更险峻,投资者需小心翼翼,以免误踏地雷,被炸得粉身碎骨。

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细读公司多年的年报,从中找出有关公司历年的业绩表现,作为未来盈利预测的参考。

然而公司过去的纪录,不能作为将来盈利表现的担保。

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变化多端,企业时时刻刻受到考验,过去业绩辉煌,不能保证将来亦能如此,故过去的纪录,只能作为参考,投资者切勿食古不化,否则,过去的纪录反而形成误导。

股票投资的成败,关键端在公司的前途,故向前看,毕竟比向后望更重要。

如果投资者刻舟求剑的话,可能会对一些难得的投资机会失之交臂,殊为可惜。

劣股已转优质

大部份投资者只着重细读成功上市公司的资料,对於过去表现欠佳的公司,虽然已扭转劣势,从浴火中重生,然有关公司是“劣股”的印象,仍深植一般投资者脑中,连正眼也不看一下,更不要说趁低买进了。

业绩表现杰出的公司,固然应细读其年报,以确保其佳绩能持续,这是长期投资者一定要做的功课。

但是,业绩表现欠佳的公司的年报,亦不妨多读,从中找出公司已脱胎换骨,重新上路的蛛丝马迹。如果发现公司已的确浴火重生,则不妨买进一些,作为投资,往往可以取得超常之回报。

在陷困的公司中,真正能重整旗鼓的,毕竟比一蹶不振的少。但是,只要你不断的跟踪公司季报和年报的报告,你不难在一些被认为是劣股中,找到有值得投资的股项。

表现认识正比

股神巴菲特说:你的投资表现,跟你对有关股票的认识深浅成正比,要沙里淘金,除了深入及恒常研究个别股项之进展之外,别无他途。

有些公司过去曾经陷入困境,但他们显然已从过去的失误中,吸取经验,经过重组及整顿后,实际上已转化为财务健全及前途展望不错的企业,利得、嘉利丹、菲马集团、马建屋都是明显的例子。

你要有足够的时间做功课,你才有可能在跳蚤市场中找到真古董,而取得超常的回酬。

如果你不会做功课,没有时间做功课,或是没有兴趣做功课,那么,还是锁定买五星级股票,较为安全。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马来西亚积极建立回教金融中心

. 萧雅

注:本文撰于2006年8月,曾刊于香港信报。 此时香港当局正积极吸纳中东资金,故再次将此文刊于本部落格。

  回教金融,一个香港人感到陌生的名词。 但拜中东产油富国皆回教国所赐,拥有庞大资产的回教国家,是世界金融界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然而,由于穆斯林在投资、处理金钱事务方面,需遵守可兰经的一些规定,以致他们不能通过全球普遍适用的以西方主导的金融体制来进行金融交易,遂有符合回教教义及律法的回教金融应运而生。 其中,马来西亚是发展回教金融最成熟之国家,最近更雄心勃勃欲打造成国际回教金融中心。
  
根据可兰经及回教教义,回教徒不得收取或付给现金利息、不能销售或购买那些在不知情下后果堪虞的物品、不能销售或购买不洁或非清真(not Halal)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赌博及从事任何和既有法律或学者定下的原则有所冲突的条件或行为。

  因此,在回教银行和金融业,经营放贷业务者和银行,必须和贷款者共同承担创业风险,不应该有预先固定的利息。

  马来西亚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发展回教金融业,至八十年代初就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回教银行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大马的回教债券业务,今年上半年,大马新发行企业回教债券已占当地债券市场的七成一,发行额二百三十亿马元。 大马的CIMB Banking Group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回教债券发行机构。 一九九六年以来全球发行的四百一十亿美元回教债券中,就有三百亿美元是在大马安排或发行的。

  大马中央银行八月中旬宣布多项计划,以期打造世界回教金融中心,以分享回教国家估计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可投资资产。 这些计划包括:提供外币回教金融服务的现有回教银行和回教保险公司,获准成立外币业务单位;释出有条件的回教银行及回教保险执照;成立大马回教金融中心执行委员会等。

  事实上,大马发展回教金融的成绩有目共睹,也吸引了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参与。 继去年发出三张回教银行执照给科威特金融机构、卡塔尔回教银行及沙特阿拉伯Al Rajhi Banking后,今年二月再加批出四张回教保险执照,其中一张是给予汇丰保险。 此外,大马渣打银行也于上月推出相信是世界首项的回教外币换汇服务。

  大马的回教金融市场甚至吸引了日本的兴趣。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计划在明年一月前,在马来西亚发售三亿至五亿美元的回教债券,吸引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投资亚洲。

  不过,大马欲打造回教金融中心的大计,也面临挑战。 其中一项挑战是,回教金融的定义呈纷歧。 毕竟大马属于世俗化的回教国,非回教徒占人口比例达三成以上,他的一些回教金融的规定可能比纯回教国家来得宽松,会是吸引这些回教国家资金的一项障碍。

  举例而言,大马的回教房地产信托基金,容许百分之二十的租金收入来自不符回教教义(例如经营不符回教教义行业)的物业,但在大部份中东回教国家,这是违反回教教义的做法。

  此外,大马也面对新加坡的竞争。 新加坡交易所与伦敦富时(FTSE)发Yasaar于今年二月推出回教股价指数(Shariah Indxe),成为亚洲第一家推出回教股价指数的交易所。 目前,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基金资产大约有三千五百亿美元,其中约一百三十亿美元来自中东产油国。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去年就造访杜拜三次,吸纳当地资金到狮城相信会是访问的重点。

  据估计,目前全球回教银行的资产总额约二千五百亿美元,且每年以百分之十五的速度成长。 因此,回教金融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产业,或许也可成为香港金融业北望神州之外的另一项选择。

2006/8/20
Source: 资料来源处

投资者对回险兴趣浓 10年后超越传统保险

(吉隆坡18日讯)大马汇丰回教保险预测,越来越多业者加入回教保险市场,将促使该领域在10年后超越传统保险领域。

大马汇丰回教保险总执行长再努丁依兹哈说:“由于投资者对回教投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再加上今年9月供发出4张家庭回教保险执照,将进一步推动回教金融领域的发展。”

此情况下,再努丁依兹哈预测,回教保险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越传统保险业;回教保险的市场渗透率,也将在10年内超过传统市场。”

再努丁依兹哈是在接受路透社的专访时,发表以上谈话。

再努丁依兹哈说:“传统领域的促销管道很多,但回教保险市场却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增加4名新业者,扩大其渗透率。”

市场预测,目前回教保险的市场渗透率低于10%,整个保险市场的渗透率为43%。

占总保险资产8%

目前,回教保险资产占了总保险资产的8%。

今年9月,大马国家银行宣布颁发4张新回教人寿保险执照。

这四张执照都是联营的公司,分别为1.友邦集团(AIA)和安联银行、2.大马投资银行和英国Friends Provident集团、3.ING管理控股,大众银行和大众回教银行,以及4.大东方寿险和大马武装部队合作社。

2010/10/19 12:06:59 PM
Source: 南洋商报

回教世界保险市场争夺战已逐渐展开

一般所称之回教世界,系指信仰回教之人口占绝对多数,且政治受回教教义高度影响之国家的总称;就地域分布而言,主要在非洲北半部、中东、前苏联所属之南欧、以及东南亚之印尼与马来西亚。

在回教世界以外之区域当然也有信仰回教者,且不乏绝对人数众多之国家,如印度、中国、美国、与英国,只是其总人口庞大,信仰回教者所占比率并未显得突出而已。

根据2005年之统计,回教世界之土地总面积为119亿平方哩,占全球土地面积之20.6%;人口为18亿,占全球人口之29%(其中回教信徒为13亿,占全球人口之21 %),国民生产毛额为US$4,300bn,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毛额之8.7%。

由于回教教义禁止“孳息”与“赌博”,而一般之金融服务系以本金生息与投资收益为运作之基础,故不为回教信徒所接受,也因此金融服务业之发展在回教世界一直受到很大限制。 但由于中东蕴藏丰富之石油,其中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理事会(GCC)之成员国家-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科威特、巴林、卡达、阿曼就因生产与出售石油而富裕,外汇存底高达US$155bn。

此等国家大都认为油源终究有用罄之日,应以财富再创造财富,故现均皆竭尽其力设法使国家经济转型,但由于此等国家之其他天然资源有限,故仅得往观光事业与金融服务业上发展,此可由卡达争取在其首都杜哈举办亚运、巴林在首都建立巴林商务港口与巴林国际保险中心(BIIC)、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在其大城设立杜拜国际商务中心( 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简称DIFC)等事实证明之。 加以GCC之成员国家计画在近年进行各项基础建设,经费总计高达US$1,300bn,更使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极欲加入并掌控此地之金融服务业务,其中以伦敦与马来西亚最具势力,积极与杜拜竞争,意欲成为回教世界之首席金融中心。

杜拜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组织内的一个酋长邦国,其最大城亦称杜拜,有120 万人口,真正之国民只有12%,其余大都是来自邻近国家之寄居人口,都属富裕之白领阶级,所以金融服务人才并不虞缺乏;加以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为GCC会员国中最富裕者,近期之基础建设计划经费高达US$400bn;其杜拜国际金融交易所(DIFX)且为目前回教金融商品交易量最大者;由于不收取营业与居住赋税,以及容许100%外资设立公司,DIFC现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当然不久也极有可能成为回教世界之首席金融中心。

伦敦迄今仍是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为保险之发源地,有480 家外国银行, 30万人从事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相当完备,具有高度产品创新能力,所处地理位置又得天独厚,可以与全球多数金融重镇同时在白日交易,容易吸引外国资金投入,故金融服务收入极为庞大,占全英国之国内生产毛额之30%;此外,英国虽非属回教世界国家,但回教人口仍占全国之3%,达160万人,比较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之442万人,亦不算小数;又其财政部现已提出回教金融服务低税率之建议,预期不久即可完成修法,此等条件都有利于伦敦争取成为未来回教世界之首席金融中心。

马来西亚之回教人口共有1,400万,占总人口之61%,亦属回教世界国家。 该国在80年代,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制造之经济体系;近年来在金融上更努力改革,采取积极开放政策,服务业人口占工作人口比率高达51%,其对回教金融服务更是给予最大鼓励,例如允许100%外资设立回教金融机构,对从事国际交易之回教银行与回教保险业者予以10年完全免税优惠,今日其回教金融业之资金已占其金融业总资金之15.6%。 该国最近更准备筹划设立马来西亚国际回教金融中心(Malaysia International Islamic Financial Center,简称MIFC),欲在此吸收回教世界之资金,加强与中东之经贸合作关系,使马来西亚成为回教世界之首席金融中心。 为此达到此目标,该国更设立国际回教金融教育中心(INCEIF),积极培养回教金融从业人才,提升其在国际上之竞争能力。

回教世界之金融中心就是提供回教金融服务之重镇,而所谓回教金融服务,简言之即所提供之金融服务必须符合回教教义,亦即该服务不得产生“孳息”与“赌博”等违背伦理情事;换言之,就是金融服务必需基于“互助合作之精神”,且“不得使任何一方沦为经济利益之被压榨者”。 由于回教教义乃系综合可兰经、回教文著、以及回教传统而成之信仰内容,并非成文之规定,所以并无法律管辖问题,但拟在回教世界设立符合回教教义金融服务机构,或一般机构拟兼营符合回教教义金融服业务仍需声请主管机构许可;另外,此等机构需在其内部设立回教教义监管会(Sharah Superviory Board,简称SSB),由机构之高级主管与回教学者组成,由其决定并监视机构之金融服务是否符合回教教义,如不符合,就不得提供,或必需修正。 SSB所为之监管需对机构投资人负责,又金融服务虽经SSB认可符合回教教义,但亦有可能不为回教信徒顾客所认同,而加以抵制。

目前全球共有76个国家提供回教金融服务,其总资产虽亦达US$230bn,但过去之成长一直都很缓慢,主要系因为约仅有12%至20%之回教信徒知道有符合回教教义之金融服务。 回教金融服务业务今仍以银行与保险二者为主,根据S&P之资料与估计,回教保险(takaful)之保险费仅在GCC会员国家中其总额已达 US$4.6bn,预期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40%之成长率,故不久即可达到US$20bn之规模,此数额如加上其他地区之保险费,回教保险之业务量将更为可观。

上述之三个金融中心之所以力争其在回教世界之金融地位,就保险而论,就是看好回教保险之前景,此可由下列二方面窥知:

(一)回教保险是一种市场机会

由于回教世界正在转型,各项建设急速增加,当然需要各种营建与商业保险,又由于中产阶级之兴起以及人口结构以20至30岁者为主,个人保险之需求亦将日益扩大,此外,政府亦都正在积极规划各种强制保险,所以回教保险必为另一个市场机会。

(二)回教保险是一种新型保险

回教保险由于需要符合严谨之回教教义,资金运用不得违反伦理,其营运收益又大多回归被保险人,故有别于一般之营利保险,因此可视之为一种新型态的保险;此保险不限于回教信徒始得为被保险人,一般人如欲投保并无不可,因此其市场扩张力量将超乎想像。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对回教保险既已在积极竞争,其他地方之保险业者恐亦不宜迟延对回教保险之深入了解,因为回教保险不久极有可能成为一股潮流,一般保险业者届时才开始规划回教保险市场之运作势必缓不济急。

Source: 资料来源处

回教保险TAKAFUL回教保险之源起

回教保险TAKAFUL

回教保险之源起

传统保险具有以下性质,因而违反回教教义:

首先,保险契约具不确定性:无法确定事先承诺的付款条件能否被接受、无法确定金额数目、不确定事件何时发生;

其次,保险含有利息成份,例如,保险现金价值之累积;

此外,买保险类似赌博,因为它以缴交小额保费为代价,换得领取大额保险金的机会,若未出险,则损失保费。 基于上述理由,业界起而开发因应回教世界需求的回教保险——Takaful。

回教保险具有整合集体资源以济助需要帮助者之内涵,此与回教教义之补偿原则及共同承担原则一致,而事实上,回教社会早已有类似之互助方式存在,各种型式之Takaful,已施行于回教社会达1400年 (Wikipedia, 2007)。

回教保险之现况

西方国家于911事件之后更加注意其国内回教徒需求,因此,回教保险除了在回教国家出现,亦在西方国家销售。AIG于2006年在巴林设立AIG Takaful销售寿险及产险;马来西亚的HSBC Amanah Takaful (Malaysia) 则于2006年成立,提供回教保险;HSBC于2003年在英国成立针对英国的回教徒提供符合回教律法购屋贷款的 HSBC Amanah (UK),目前亦开始以英国的回教徒为目标客群提供回教保险。

事实上,马来西亚一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其回教保险之目标客群不只锁定回教徒,还包括非回教徒。 随着油价上涨,回教国家更加富裕,对于金融产品及保险之需求益加强烈,其目标客群庞大,已引起Swiss Re、Munich Re、以及Hannover Re等再保公司之兴趣。

回教保险模型

从技术面而言,现行回教保险之风险管理及承保作法皆与一般商业社会的保险相同。 然而,从商业运作模式观之,则有些许差异;目前主要分为两种模型,其一称为「al Mudharaba Model」,施行于马来西亚及远东地区,其二则为「Wakala model」施行于中东地区。

两者之主要差别在于:
前者让保险公司与保户共享盈余,其经营模式较类似一般商业社会之保险公司,保户所缴交之保费扣除管理费用后,进入Takaful Pool Participant's fund,用于理赔及投资,Takaful之营运者并针对投资表现抽取费用;

后者之模式则近似「专属保险」(captive insurance),参与者所贡献之款项,扣除股东应收取之经营费用后,进入Takaful fund用于理赔及投资,若Takaful fund产生盈余,则归保户所有,股东不得分享,若Takaful fund亏损,则股东提供无息贷款填补损失,再由此后各年度Takaful fund之盈余拨还股东,但实务上,股东并不承担进行融资以填补损失之义务。

回教保险面临之挑战

回教保险于制度面、技术面、行销面承受重重挑战。 于制度面,回教保险缺乏法规、监理架构及会计制度,因此尚难要求「公司治理」;于技术面,回教保险之产品创新研发及顾客服务科技之应用尚在初始阶段;于行销面,银行及其他行销通路有待拓展,而顾客的教育程度提升,回教保险之行销人力素质应相对提高以满足顾客需求,因此,学历及专业证照益加重要。

回教保险之展望

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阿拉伯国家富裕更甚于以往,对于金融服务需求更加殷切;此外,阿拉伯地区基础建设工程之进行、新经济城市之崛起、波斯湾地区外来人口增加、以及新知识中产阶级对保险需求之认知萌生,皆使得回教徒对于回教保险需求日增。

目前回教保险之市场渗透率仍低,以马来西亚为例,2006年时,市场渗透率只有6.5% (MALAYSIAN ISLAMIC FINANCE [MIF], 2006),显见回教保险市场大有可为。

Source资料来源处

2010年9月3日星期五

分享集:贴身跟踪企业进展


出自《冷眼分享集》

对于股票投资,我一向主张长期。于是有人认为:只要长期投资,就一定能赚钱。

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都会马上补充:是的,要赚大钱,尤其是要取得丰厚的盈利,舍长期别无他途。但是,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才能达到此目的,那就是:只有公司盈利长期保持上升趋势的公司,其股票才会持续增值;业绩每况愈下的公司,其股票价值必然江河日下,持握时间愈长,亏蚀愈大,最后可能全军尽墨。

投资者在买进股票时,一定要作长期持有的打算,至于要持握多久,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业绩表现,如果公司的盈利年年上升的话,你应该紧握不放,收藏得越久,就赚得越多。只要企业盈利上升趋势不变,业务不断成长,你可以无限期的收藏下去。在数十年之后,增值数十倍、数百倍亦不足为奇。世界的富豪都是这样成就的。

财富累积需要时间

在 1960年代末期的世界首富保罗盖帝(J.Paul Getty),原本就是从事石油业的,在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中,石油股跌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他持续不断的在华尔街搜购石油股,控制了油藏丰富的石油公司,从此就不再出售,这些股票跟着石油公司盈利的上升而增值千倍,使他在1968年跃升为世界首富。

无论是世界或大马的富豪,都是藉着长期投资而挤身于富豪榜的。财富的累积需要时间,并无捷径可抄。暴发富是有的,但其进锐者其退速,暴发户鲜有能持久者。

有一位妇女,在她儿子满月时以1令吉左右买进1000股大众银行,当时她以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将来我儿子结婚时,我把这1000股送给他当结婚礼物。”大家都不以为然。

三十年后的今天,她真的娶媳妇了,也真的把这“批”大众银行股票送给她儿子。

请注意,她不是把1000股,而是把“一批”大众银行股票送给她儿子,这份礼物之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原来在这三十年中,她收取了所有红股和附加股,同时以所收到的股息买进更多大众银行股票,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年所投资的1000令吉,现在价值数十万令吉,听的人都瞠目结舌。

长期投资利润丰硕

犹记四十年前,当我初入股市时,新马股市尚未分家,我曾以每股1令吉买进新加坡发展银行(DBS)的股票,在取得了50%的利润后就脱售,当时还真的蛮高兴。这1000股假如收藏到现在,收取了红股、附加股及丰厚的股息加上新币增值,现在的总价值不下百万令吉。

是的,惟有长期投资,才有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利润。但是,像大众银行和DBS这样长期成长的股票,毕竟不多,现在从股市中买进股票,要预测它在数十年之后价值多少,谁也没有把握。

我手中有股票交易所1973年出版的《公司手册》,在当时的马新股票交易所上市的260家上市公司中,约70%已面目全非,或是从报价版上消失了,能生存到今天,而且老当益壮的不到30%,其中只有部分取得卓越的成长,为股东创造丰硕的回酬,其余公司的成长平平无奇。

所以,长期投资必须长期贴身跟踪企业的进展。只有有关企业的盈利保持年年增长的纪录,你才可以继续收藏下去,它才可以为你带来巨额的财富。一旦发现有关企业的业绩日走下坡,或者出现不利的环境,它不可能重振雄风时,就不可继续收藏下去。

投资成败取决业绩

你要时刻记住,你所持有的,是企业的股份,其价值决定于公司的盈利表现。当企业走下坡,而且没有翻身的希望时,股份的价值将消失于无形,就好像投入火中的冰块般,化为乌有。

贴身跟踪企业的进展,是长期投资必须做的工作。最基本的功课是必须阅读年报、季报、公司发布的文告,尽量搜集及详阅有关行业景气的研究报告,保持长期阅读财经报章、杂志的习惯,以跟上最新的发展和变化。

假如公司推行庞大的计划,关系公司未来的兴衰,更要密切关注其动向。假如国内或国际出现对公司业务或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话,必须及时评估其对公司的冲击,作出保留或脱手的决定。

现代企业所面对的挑战,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严峻,速度更加迅猛。过去业绩良好的企业,不能保证将来能持续。作为企业的股东,你的投资的成败,决定于企业的业绩表现,所以你必须密切注意企业的进展,买进后就不闻不问的时代早已过去。

如果你不关注你的公司的进展,到公司陷困时,你的投资将化为乌有,到时就后悔莫及了。

分享集:资金宝贵需珍惜


出自《冷眼分享集》

股票投资者在买股票时,一定要记住以下3点:

一大马股市的市价总值(即将超过1千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加起来所得出的数目),超过1万亿令吉,个人的资金,无论是1百万、1千万或是1亿,跟股市市值相比,都是微不足道。

换言之,个人的资金总是有限的。你所能买进的股票数额,也是有限的,不要说将1百万,即使是将1千万令吉投进股海,也不过如投一粟於沧海而已。

股市之大,个人资金之小,可想而知。以有限的资金,投进几乎是无限大的股市中,若不作严格的选择,就必然出现严重的资金浪费,浪费资金是股票投资的致命伤,除非深谙珍惜资金之道,否则,不可能投资成功。

机会成本

二投资者一定要时刻记住,“机会成本”四个字。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你失去一个机会时所造成的损失。

假设你以1万令吉买进甲股,1年之后,亏蚀2000令吉,你的财富只剩8000令吉;假如你以这1万令吉买进乙股,1年之后,赚了3000令吉,你的财富增至1万3千令吉,跟8000令吉相比,来回相差5000令吉,这就是“机会成本”。

大部份的股票投资者,只认为他的股票只亏了2000令吉,他忘记了他失去了赚取3000令吉的机会。

所以,他实际的损失,不是2000令吉,而是5000令吉,即买甲股亏蚀的2000令吉,加买乙股赚到的3000令吉。他所损失的数目,比他所计算出来的数目大得多。

正如(一)中所说的,个人的资金无论多大,总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资金,若不能发挥其最大的赚钱功能,投资者要致富,就戛戛乎难矣哉。

避免浪费

故投资的第一步,就是要避免浪费资金。

这就是我一再强调股票投资,不亏本比赚钱更重要的原因。除非你对这一点有明确的概念,你很难在股市投资成功。

巴菲特的第一个投资铁则是“不亏本”,而第二个铁则是不忘第一个铁则。实含湛深之投资哲理,也是他投资成功的关键。

三在买进股票之前,投资者一定要记住:你的资金是你长期累积的血汗钱,有些人用来买股票的钱,是他多年的储蓄,是经过多年缩衣节食存下来的,得来不易,若把这些钞票撕开,恐怕会流出血和汗。

你这笔钱,可能是准备给孩子读大学,或是你晚年的生活费,所以是珍贵无比的。其珍贵之程度,比其表面数额高不知多少倍。

这么珍贵的资产,在应用时必须异常小心才对,但是,大部份的投资者并非如此,他们处理资金的草率态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我亲眼看到一名退休人士,将其公积金全部买进某公司还不到一个月就满期的认股权凭(窝轮),结果在1个月之后,这批认股权凭变成废纸,他毕生所累积的公积金,就这样化为乌有,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又到处去找工作。

这位退休人士处理其资金的轻率态度,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保财生财须兼顾

假如你要改善你的财政情况,要追求在退休后达到财务自主,你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善於保护你的资金,其次才谈到如何使你的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赚钱功效,惟有两者兼顾,你的财富才有可能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若你忽略了这两点(保财与生财),你可能终身在贫穷中打滚。

有些人在购买消费品,如买衣服或买菜买肉时,精打细算,斤斤计较,但在股市中,却一掷万金而面不改容,实令我瞠目结舌。

一听到谣言,说某只股票会被炒起,就不假思索的把数年储蓄下来的血汗钱,一股脑儿投股市,买进垃圾股,炒风一过,这批垃圾股如丢进火堆的冰块,瞬息间化为乌有。

这虽不是我的钱,但我还是看在眼里,替他痛在心里。

受薪阶级一生所赚的钱有限,而生活负担沉重,通货膨胀逼人,要存几个钱,真的不容易。好不容易才存到一笔钱,真的要倍加珍惜,万万浪费不得。

因为你能打工赚钱的岁月有限,浪费了等于浪费生命,浪费机会,后果比你想像的严重得多。除非你懂得珍惜有限的资金,否则,你不大可能脱贫,更遑论致富了。

以我数十年的股票投资经验,我很肯定:股票投资是可以赚钱的,而且可以赚很多的钱,但这种赚钱的机会只属於懂得珍惜资金,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股票投资,又肯花时间花精神去做功课,而投资态度又正确的人,要在股市投资成功,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严肃对待

如果你对股票投资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果你不肯花时间做功课,而投资态度又错误,在股市投机搏杀的话,我的忠告是:及早离开股市,最好是不要踏进股市,因为你的下场必然是悲惨的。

股票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投资的,除非你懂得珍惜资金,除非你具备投资成功的条件,否则,最好不要淌这一浑水。

我的忠告是:严肃对待股票投资,珍惜你的资金,有如猎人珍惜他有限的子弹,要确保你的资金不但安全,而且必须为你赚取合理的回酬,正如猎人要确保他的每一颗子弹都打到一个猎物。珍惜资金的最好办法是:除非物有所值,就不买。保护资金的铁则是:绝不投机。

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

分享集:盈利至上


●冷眼

股票投资者在买进股票的时候,只要遵守一个简单的原则:不买没有盈利的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减少错误,减少错误,等于提高胜算。

道理很简单。买股票就是买股份,买股份就是与人合股做生意。做生意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所以,参股一定要参与有盈利的公司,这才是合理的行为。明知有关公司年年亏本,却还要购买其股份成为股东,这种行为合理吗?

为什么投资者会有这种不合理的举措?

不赚钱罪过

因为在他们眼中,只有股价,没有公司。对他们来说,股价起落,就是股票投资的全部,对于公司赚不到钱,他们没有兴趣,也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股价会起。

他们忘记了,长期来说,股价的起落是跟公司的业绩表现并驾齐驱的。没有盈利的公司的股票,即使被炒起,也是短暂的。

一旦炒作过后,股价暴跌后就长期在低价徘徊,使投资者几乎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而受害的大部分是无知的散户。

如果他们遵守“不买没有盈利的公司的股票”这个简单的原则的话,即使买进后股价下跌,蒙受亏蚀,只要公司的盈利年年上升,股价总有一天会回升,只要长期持握,必能反败为胜,不像购买亏蚀股那样,永无翻身之日。

有人说,公司不赚钱是一种罪过。这话不无道理。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公司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如果公司没有盈利,公司无法经营下去,社会就无法享受到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生活素质将受影响。

从政府的角度看,公司没有盈利就没能力纳税,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政府没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照顾弱势人群的福利,从事庞大的公共设施,社会福祉无法提升。

所有人受害

从公司的角度看,公司没有盈利就没有能力从事研究开发,产品素质无法改善,将在市场的竞争中居于劣势,公司将无法生存。

从员工的角度看,公司没有盈利,员工薪酬无法提高,职业不稳定,家庭没保障,势将打击员工的士气。

从股东的角度看,公司没盈利,股东的投资没有回报,公司没有派股息的能力,对提供免息资金的股东很不公平。

可见,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公司没有盈利,所有的人都受害。所以指公司不赚钱是一种罪过,并不过份。

错不了

投资者以血汗钱买股票,等于长期提供免息资金给公司,委托公司掌舵人替他们做生意,掌舵人若经营不善,搞到公司连年亏蚀,可说是失责。

公司尽管连年亏蚀,公司掌舵人仍旧领取高薪,股东却一无所得,所以,投资于长期不赚钱的公司,愚不可及。

十赌九输

我读亏蚀上市公司的年报,发现这些公司的股东人数,不在盈利丰厚公司之下,感到费解。明知公司连年亏蚀,却还是要参股于这些公司,到底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呢?

这恐怕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大部分的股票投资者,只注重股价不理会公司的基本面,这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投机形同赌博,十赌九输,难怪绝大部分散户在股市输钱。要扭转厄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买没有盈利的公司的股票。

只要以合理的股价购买长期有合理盈利的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股市赚钱并不难。

以盈利作为选股标准,可以减低风险,提高胜算。

盈利至上,错不了。

分享集: 年报从何读起?(上)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股票投资要成功,先决条件就是在买进之前,必须对有关公司有相当的认识。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投资的成败,基本上是决定於有关公司业务的成败,故在参股之前,必须对你所投资的公司,有完整的认识,认识之后才参股,是为投资,投资的成败,跟你对有关公司认识的深度息息相关。

通常认识越深入,判断越准确,成功的机会也越高;如果完全没有认识就参股,是为投机,投机的失败率,比投资何止高十倍。

不了解就不买

所以,我一向坚持:不了解,就不买。

阅读年报,是了解公司的最简捷途径,也是买进股票之前,必须做的最基本功课。

年报何处寻?假如你是上市公司的股东的话,公司每年都会自动的寄给你一本年报,年报的来源就解决了。

在大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多达一千家,你可以在股票交易所的网站找到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交易所的网站是由2002年起操作,你可以在网站中找到所有上市公司2002年以后历年的年报,你只要进入www.bursamalaysia.com.,就可以下载所有的年报,这些年报长期储存在网站中,方便你随时阅读,这项服务是完全免费的。

先明确了解上市公司

要了解年报的重要性,首先要对上市公司有明确的概念。

一家公司在股票交易所上市,目的之一是通过拍卖制度,使公司的股份在股票市场中自由买卖。这样,一方面使公司的股东,有机会脱售他们的股份,取回现金;另一方面,使投资大众,有机会参股於该公司,分享公司的盈利。至於股份的转手价,则由市场的力量去决定。

股票交易所的责任,是确保股份是在公开及公平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至於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是由公司本身负责,与交易所无关。

公平交易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使投资者容易取得公司的基本资料,所以,上市公司有消息要公布,首先是通过交易所发布给大众传播媒介,使投资大众得悉有关资讯。

逾期受罚

交易所也规定,所有上市公司,每3个月发表一份季报,向股东及公众报告公司该季的业绩及营业情况,这份季报必须在该季结束后的60天内发出,逾期将受到惩罚。

每一家上市公司,也必须在财务年结束后的3个月内,发表一本年报,向股东报告该公司过去一年的业绩及营业进展。

这本年报,任何人都可以从交易所的网站读到,是一份公开的文件。

公布资讯差异大

每一份年报的内容当然都是不同的,但是,所要发表的项目,乃由交易所规定的,因此大同小异。至於所要公布的资讯,往往有霄壤之别。

有些公司除了交易所所规定必须披露的资料外,另外提供更详尽及更深入的资料,以协助读者更加了解公司的情况;有些公司则只提供交易所规定的资料,不肯增加额外资料,更不肯加以解释。故年报内容之丰俭,因公司而异,没有两本是雷同的。

由於年报内容相差很大,导致页数也相差很远,最薄的只有数十页,最厚的超过5百页。

几乎所有的年报,都是以国英文书写,所以要读年报,读者要有能够阅读英文书报的语文能力,同时要对年报中惯用的术语,要有透澈的了解。

摘要阅读

上市公司,包括各行各业的企业,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特殊的名词,例如银行有银行的术语,种植业有种植业的专有名词,你必须对各行业惯用的词语,有所认识,否则,读起来似懂非懂,难以吸收其内容。

一本厚达数百页的年报,该从何处读起?如果逐字逐句详阅,恐怕要读上几天也读不完,为了节省时间,要学习摘要阅读,以最少的时间读完一本年报,取得判断公司优劣所需的资料。

其实各年报的内容虽然天差地别,但有一些项目,几乎是千遍一律,比如每一本年报都有内部查账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委员会报告其内容大同小异,只要用心读懂一本,以后在阅读别的年报时,对于这两个项目只要略读即可,不必详读,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分享集: 年报从何读起?(下)


●冯时能 股票研究人

当你拿到一本年报时,你最先要读的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返璞归真,从股票的原始功能说起。买股票既然就是买股份,那么,参股做生意,目的是什么?作为股东,最关心的是什么?答案是:公司赚不赚钱。

所以,拿到年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马上翻到公司的账目,首先要看的是损益表,损益表就是1年的营业总结,公司在这个财务年中做了多少生意,赚了多少钱或亏了多少钱,损益表中一目了然。

损益表的结构也是大同小异的,最上一行的数字是当年的营业量,最下一行的数字是当年的净利或净亏额。

几乎所有年报,都在净利或净亏额下,提供每股净利(EPS)或每股净亏(LPS)多少。

这是我最关心的数字,如果是每股净利的话,我马上找出该公司当天的股价,除以每股净利,立刻算出其本益比,这样,我就知道以当天的股价,此股价值是被高估或是低估。这样,就可以决定是否值得买进。如果是每股净亏,除非有特殊情形,否则,我就会把该份年报暂时搁置,等到看完别的年报时再回头详阅。

读完损益表,我会翻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总结了一年营业的盈亏,而资产负债表则总结一年资产的增减,两者均以财务年结账日期为准。

负债表看3数字

对资产负债表,我通常只看3个数字。

第1个是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是以股东基金除以股票数目得出,数目越大越好。

第2个是公司的长、短期负债,如果没有负债,则手头现金净额有多少,除了股票数目,得到每股所拥有之现金数目,高现金公司是我的最爱,因为这种公司不但股息高,而且较为安全。

第3个数字是短期负债中的“应收账款”,数目是否太大,账期是否太长,历年是否有增减,这是公司财报的“灰色地带”,通常财务陷困的公司,应收账款太高同时难以收回,是主要原因。

从“资产负债表”,我继续翻至“现金流量表”,债高公司若现金流量低,极易陷入资金周转不灵,从现金流量三表,可以窥见端倪。

读完了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3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已有了清楚的认识。

接着,我会细读董事主席和首席执行人员(CEO)的业务报告,我注重的是他们对来年业务的“展望”。

如果他们说将继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表示公司前景亮丽,如果来年营业困难,他们通常不会直接用“困难”的字眼,而是说:“来年将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你必须从他们的语气捕捉他们的真正用意。

注·意·4·种·资·料

接下来,我会注意以下4种资料:

(1) 详读5年财务摘要,大部份公司的年报都提供一个表,列出过去5年的营收、盈利、股息等的纪录,从这份纪录可以窥见有关公司的业务进展。

(2) 业务分组报告:在多元化的业务中,到底那一种业务是核心业务,业绩表现如何,将来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把注意力聚焦於重点业务,贴身跟踪其进展是投资组合监管的重要职责。

(3) 固定资产的估值,例如油棕园是在何时估值,在账目中每亩价值多少? 如果账目价值奇低,例如每亩油棕园在账目中只是5000令吉,而目前的市价为2万令吉,如果重新估值,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必然大增,跟股票的市价相比,就可以看出有关股票价值是否被低估。如果是的话,就可以买进作为投资。

(4) 30名最大股东是谁?如果都是投资基金或是受尊敬的商人,他们都是精明的投资者,他们大量投资於有关公司,足以反映有关股票的素质。例如Value cap拥有大批股票的公司都是好公司,假如大股东只持有几巴仙的股份,他们是局内人,他们减持公司的股份,反映他们对公司前途没有信心,散户最好不要买这种公司的股票。

看完了年报中的上述资料,投资者应花一点时间去算出投资评估准则,例如本益比、周息率,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酸性测验、赚率、债务与股东基金比例,投资回酬率(ROE)、营收与业绩复数成长率等。

决定买或卖

阅读年报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这些资料所算出来的标准,作为评估根据,以决定到底应该买进,继续持有或是脱售该只股票。

必须强调的是惟有阅读多年(越长越好)的年报,加以比较,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公司的内情及股票的价值,若只读1年的年报,很容易产生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不可不慎。